上個月底,國家工商總局、發(fā)改委和商務部聯合60個家居品牌,對家居行業(yè)明碼標價召開討論會,征求意見。記者調查濟南部分家居市場發(fā)現,家居產品價格虛標的情況隨處可見,與服裝、家電等消費領域不同,買家具砍價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即使在正規(guī)的大型家居商場,砍價也是隨處可見,很多情況下家居產品的成交價完全取決于消費者的砍價水平。
家具標價水分大
春季是裝修旺季,各大家具市場都趁“3.15”之際,打出降價促銷招牌。可是面對眼花繚亂的促銷活動,消費者卻很難賺到便宜。在最近某網站發(fā)起的“3·15家居消費投訴征集”活動中,網友“李兵愛吃大米”表示,同一品牌的產品,在不同的賣場價格卻不一樣,有的價格甚至會相差兩三倍。網友“Demoka”發(fā)表微博說到,市場上大部分產品的價格都是商家說了算,沒有標準可借鑒,如何才能避免不被商家欺騙?
標價為兩千多元的餐桌成交價可以不足千元;標價上萬元的實木大床,最少可以砍掉兩三千元……如果你還嫌貴,購買意愿不強,銷售人員會暗示你價格在最低折扣的基礎上還可以再做一些讓步,或者你當天交定金,價格可再優(yōu)惠。記者在濟南多家家居商場發(fā)現,產品都是標出價格,然后顧客購買再優(yōu)惠。而無論家具或建材產品,其價簽上標注的價通常比較高,而最終成交價卻往往只是標價的一半甚至更低。東亞家居“印象上木”家居的雙人床標價3680元,折后2080元。東亞家居的南洋藤業(yè)一套成品沙發(fā)的標價是6200元,“打折”以后的價格在5100左右。
同類家具在不同品牌標價差異也很大,許多家具打著進口或者名牌的口號,標價貴得驚人。在東亞家居的一樓大廳,“紅蘋果”和“舒馳”的兩款布藝沙發(fā),款式相同但價格相差很大。“紅蘋果”的沙發(fā)價格是7000多元,但“舒馳”的沙發(fā)“打折”后3000多元。
故意抬高讓消費者砍價
有調查顯示,有55%的網友在家具消費過程中最頭疼的事情就是產品價格與商家宣傳的不一致。其實某些商家在按照所謂公司規(guī)定的折扣來計算后,往往仍有議價空間,因此購買家居產品實則變成了消費者比價、砍價的過程,即使經過一番廝殺后成功砍價,只是所謂的底價里仍藏著較大水分。
金牛建材家居市場志高廚電的銷售員張榮說,不管商家把價格定得多低,消費者還是會砍價。有時候定價低了沒人買賬,定價高了反而能吸引顧客。因此很多商家可能存在把價格定高,再讓消費者砍價的情況。消費者以為撿到了便宜,實際上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有很多購買家居產品的消費者反映因為不內行,對產品的成交價格“沒底”,導致買產品時不得不反復對比,浪費時間和精力。“與一些低端產品相比,中高端家居產品的利潤肯定會高一點,討價還價的余地會更大。”濟南家居行業(yè)一位專業(yè)人士說,購買高檔家居產品貨比三家依然不可缺少,不要只求產品的品牌知名度,而更應考慮產品的實用性。目前一些板式家具的價格定價的確有虛高之勢,同檔次的板式和實木家具相比,成本只相當于實木家具三分之一的板式家具,但其售價有的卻比實木家具還高。
虛標價格已成行內“潛規(guī)則”
家具行業(yè)虛標價格已經成為業(yè)內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但是這樣的“潛規(guī)則”使得消費者得不到滿意的產品,對家具商家也極度不信任。
濟南一家家居商場的負責人稱,以一般的家居賣場為例,一個擁有四五百平的經銷商每年要付出六七十萬元租金。這么大的經營成本讓經銷商不得不靠提高客單價保證利潤。而賣場不干預價格的規(guī)則又在很大程度上給經銷商隨便標價創(chuàng)造了條件。
目前只有少數家具品牌嘗試明碼標價銷售。宣明典居古典家具廠的紅酸枝類家具按照透明價銷售,將紅酸枝原料價格、工費、場地人員工資等逐一列出,在此基礎上添加預估的毛利潤,將所有成本和費用明細擺放于賣場供消費者選購參考。 家具明碼實價困難重重